饮用水-水质检验
浏览次数:44次发表时间:2017-07-20
工商业愈文明所伴生的水污染愈严重,水是人生命的要素,抗拒水污染也便成为现代人应共同推行的任务,虽然环保署有一套公告的饮用水标准,但经生饮系统处理过後的水质经水质检验後有一半左右的水质不合格,探究其中原因有:
(1) 设备的保养维护不够----
1.????? 没有定期更换初过滤装置,活性碳过滤装置的滤心而造成滋生细菌的反污染。
2.????? 连续使用紫外线杀菌设备没有例行检查其紫外线波长(180~280n m)及杀菌能力。
3.????? 没有确实记录RO&UF压差及透水量(若发现异常应进行杀菌及低压放流)。
4.????? 水质软化装置,没有一年检查一次。
(a) 检查应分析总交换容量若阳离子树脂容量减低20%,阴离子、树脂容量减低40%应进行全量交换。
(b)若铁污染量500mg(Fe) / -树脂应实施除铁清洗。
(c)树脂明确受有机物的污染。
(2)应定期清洗储存筒。
(2) 设备安装的不当----
1.????? 储存筒没密封且没装空气滤清(孔膜0.2~0.45 m)之释气装置。
2.????? UF膜及RO膜接合不良或其均匀性1 密封性不够。
3.????? 配管死角或接头太多。
4.????? 设备安装完成後管路至出水口闲没做清洗工作。
5.????? 泵补最好选用无轴贯通式泵浦(如电磁型泵浦或膜片型泵补)
(3) 水取样方法的错误----
1.????? 应用消毒、净化且密封之取样玻璃瓶。
2.????? 应先将放流口之水放流10秒钟後,再以取样瓶以45°斜角取水。
3.????? 取样瓶盖应具有铁氟龙或胶质垫片。
4.????? 水质取样後应以4°C温度冷藏且应速送检验中心检验
(4) 检验中的疏忽----
1.????? 检验仪器使用不当或仪器的偏差(如气相色层分析仪,原子吸收光谱仪)
2.????? 人为记录的疏忽。
3.????? 装置器皿的不净。
水质检验的方法很多,我们以现在较常用的方法供给建筑设备同业界参考:
检测(一)细菌:
一、说明:
1.????? 细菌一般可分自营性及异营性的细菌,我们的检测以异营性细菌的总菌数做为检测的对象。
2.????? 检测的细菌有活菌、死菌,而我们检测的对象以活菌为主(检镜法无法分别死菌或活菌所以此方法较为不准)
(分离膜)
(分离机)
(PH计)
3.????? 检测的细菌以〞集落数〞为单位。
二、设备材料:
1.????? 采样水及采样瓶
2.????? 分离机(分离膜孔径0.45 m )
3.????? 培养皿(10 cmψ直径)
4.????? 培养基(如洋菜、葡萄糖….类)
5.????? 稀释液
6.????? 实验容器
三、步骤:
1.????? 采lm 的采样水用稀释液稀释为10倍或100倍或1000倍於实验容器内。
2.????? 倒入分离机取出分离膜。
3.????? 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内,再将分离膜置入其中培养。
4.????? 培养温度25°c~35°C为时24小时以上。
5.????? 菌落数形成(标准应小於100菌落数/m )
检测(二)PH值:
一、说明:
25°c的理想条件下”H + ”活性改变10倍即改变1PF 单位电位变化约60mv。
二、设备材料:
1.????? PH计(内附温度补偿装置) 如附照片
2.????? 极棒、如附照片
3.????? 校正液
4.????? 取样水及取样瓶
5.????? 蒸馏水
6.????? 磁石搅拌器
7.????? 小烧杯
三、步骤:
1.????? 取二种校正液(二者PH值差为3左右)以校正PH计。
2.????? 取适量校正液及水样於清净小烧杯中保持同一温度。
3.????? 用蒸馏水清洗极棒,再以柔软面纸擦拭。
4.????? 第一种校正液用磁石搅拌器搅拌俟稳定後校正PH计,完成後,再以相同的方法置入第二种校正液,校正PH计。
5.????? 将极棒置入烧杯中之水样读取PH值并记录温度( PH值=5.8~8.6)
检测(三)金属元素:
电热板
原子吸收光谱仪
排气口
一、说明:
1.????? 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
2.????? 不同的金属元素有不同的特定波长,於仪器测定各元素的吸光度,由吸光度知道元素的浓度。
3.????? 为防止试料容器的污染不用〞酸液〞先净容器,而应以〞酸〞减低试料之PH值。
二、设备材料:
1.????? 采样水及采样容器。
2.????? 电热板
3.????? 浓硝酸
4.????? 蒸馏水
5.????? 原子吸收光谱仪(如附照片)
6.????? 排气口:抽取火焰中之薰气(如附照片)
7.????? 乙炔及炔快燃烧头。
三、步骤:
1.????? 水样必先做前处理--用〞酸〞减低水样之PH值。
2.????? 将欲测定元素之元素灯管置於仪器之灯管座,且选定该元素的波长。
3.????? 开电源且调整灯管电源至适当的位置俟10~20分钟後调整波长及灯管至最佳位置。
4.????? 调整空气,乙炔燃烧至适当的流量燃烧。
5.????? 以浓硝酸之蒸馏水吸收喷雾室将仪器归零。
6.????? 吸入金属的标准溶液再调整空气及乙炔燃烧头。
7.????? 以浓硝酸之蒸馏水吸收喷雾室,再将仪器归零。
8.????? 以水样测定并记录其吸光度。
检测(四)有机物:
一、说明:
1.污排水检测常用生化需氧量检测法。
2.采用方式;以气相色层分析仪直接检测。
3.将水样去水浓缩後以净化液净化管除去杂收集并浓缩,定量後注入气相色层分析仪利用电子捕捉检知器侦测其中有机物体。
4.不能用塑胶容器。
5.以蒸馏结晶经化试药、溶剂、玻璃器皿所之杂质。
二、设备材料:
1.????? 气相色层分析仪
2.????? 玻璃取样瓶及水样。
3.????? 玻璃制分液漏斗。
4.????? 去水及净水用玻璃管柱。
5.????? K-D浓缩装置。
6.????? 减压浓缩装置。
7.????? 量秤、天秤、注射器。
8.????? 试剂、N2
9.????? 层析管
10.? 气相色层分析仪(如照片)
步骤:
1.????? 以多种不同浓度的标准液注射之而调整仪器之适当条件所得之层析谱如下:
滞留时间 A.B.C.D表示有机物之谱表
2.????? 记录各化合物之滞留时间、高度绘出检量线。
3.????? 检查确定层析谱无杂质。
4.????? 将取样玻璃瓶中之取样液置入分液漏斗而收集於K. D浓缩装置,加热使之溶液浓缩至lm 。
5.????? 加入置换溶液再加热使溶液浓缩至lm 。
6.????? 使用减压浓缩装置收集液体,以置换液置入其中且浓缩至近乾。
7.????? 以取样水加至标至刻度并记录所加之体积。
8.????? 如此收集一、二、三部之收集液(内含6%、15%、50%置换液)
9.????? 将浓缩液注入气相色层分析仪比较与标准品之滞留时闻与高度(面积)。
10.? 由检量线求得化合物之检出量“
沃特浦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26-4939
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垂询,沃特浦竭诚为您服务
上一篇:生化与膜系统流程在废水处理之应用
下一篇:全自动软水器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