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反渗透的原理是什么?
浏览次数:40次发表时间:2017-07-20
反渗透压
2011年11月17日
RO反渗透的原理是什么?逆渗透法(Reverse Osmosis 简称 R.O)的基本理论架构。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成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视为理想的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如淡水)和浓液(如海水或盐水)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无关。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反渗透的原理: 首先要了解“渗透”的概念.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合到均等为止.然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一过程也称为渗透压力.但如果在含盐量高的水侧,试加一个压力,其结果也可以使上述渗透停止,这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如果压力再加大,可以使方向相反方向渗透,而盐分剩下.因此,反渗透除盐原理,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力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杂质、盐分的目的. 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 RO反渗透为什么只能水分子通过?化学污染呢?渗透就是低浓度溶液中水在渗透压的作用下通过渗透膜进入了浓度相对较高的浓溶液侧,植物根部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就是通过渗透作用实现的。反渗透就是渗透的反作用,要实现反渗透必要地条件就是渗透膜,在浓水侧施加高压(高于渗透压),水分则从浓水侧进入淡水侧,这样就实现了水的净化作用。现在的反渗透膜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可以截留所有可溶性盐和分子量大于100的物质,截留下来的随浓水排掉。RO膜也就反渗透膜的过滤精度是相当高的,一般化学污染物都能去除,但是它也是很脆弱的,运行条件也是非常苛刻的,比如说陶氏聚酰胺复合膜,市政自来水中活性氯会氧化膜表面早成膜的老化。所以水处理工程当中在RO之前都要加上预处理,包括石英砂过滤、活性炭过滤,微滤或者超滤等等。什么是RO反渗透系统 它的简介 功能及作用 RO:Reverse Osmosis,反渗透 反渗透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运用特制的高压水泵,将原水加至6—20公斤压力,使原水在压力的作用下渗透过孔径只有0.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化学离子和细菌、真菌、病毒体不能通过,随废水排出,只允许体积小于0.0001微米的水分子和通过。包括: 预处理系统 预处理系统的设置,目的在于改善供水条件,使之达到反渗透系统的进水要求,从而保护反渗透主机,并延长膜的使用寿命。在水处理系统中。常常需要针对不同的水质进行预处理设计,最常见的是多介质过滤器(滤除直径大于10um的悬浮颗粒)+活性碳(去除水中的异味、余氯、重金属离子、有机致癌物等)+阻垢剂加药装置(或软化装置)(大大减少系统中钙、镁等结垢物质形成垢)+精密过滤器(过滤精度为5um,进一步脱除水中残留的颗粒性物质)组成预处理系统。 反渗透系统 主要包括系统泵、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膜及膜壳、机架、电控箱)、冲洗/清洗装置及中间水箱。为什么反渗透运行时需要在高压下进行每种膜有不同的操作压力,操作压力主要是根据渗透压来决定的,所以泵的选择必须要达到反渗透压的要求。反渗透原理
沃特浦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26-4939
欢迎广大客户来电垂询,沃特浦竭诚为您服务
上一篇:纯水机发展趋势